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法笔记)
- 会计
- 2023-09-03
- 9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统计法基础知识,以及统计法笔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统计法》知识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变量与数据 变数或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即数据。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中级考试分两部分:《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和 《统计工作实务》,为您详细介绍《统计工作实务》之统计法规相关知识。
记账方法按记账的方式不同 一般分为单式记账法(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和复式记账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记录)。我国过去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统计法基础知识》紧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涵盖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所有基本内容。
第四章 统计指标 第一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统计法常用的方法包括
1、统计法常用的方法包如下: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最基本的统计方法,主要用于对数据的分布、中心值、离散度等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总结。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2、一般性的调查方法主要有: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最佳答案实验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5种。
3、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可分为参数检验法和非参数检验法。
《统计法基础》知识点:数据类型
1、统计数据的类型有以下3种划分法:按照计量尺度划分: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划分:观测数据、实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划分: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2、统计数据表达形式有统计表格和统计地图两种。按表示方法分为:①分区统计。即用图形的面积或同样图形的个数,代表所在区划单元内全部同类现象的总和;如2008美国社区调查一年数据样本文件总体 ②分级统计。
3、按获取数据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观测数据可能是全面数据也可能是样本数据(局部),实验数据一般都是样本数据。 观测数据。
4、定序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顺序,是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的。定距数据——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运算,是由定距尺度计量形成的。定比数据——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是由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
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7)
1、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单选题】在生产者行为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的前提是()。
2、记账方法按记账的方式不同 一般分为单式记账法(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和复式记账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记录)。我国过去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3、导语:统计调查方法是指统计调查者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统计法》规定的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综合分析等。
本文链接:http://www.2xbt.com/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