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 > 正文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及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经历了哪些历程

1、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2、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建成的时间是2008年,事件是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建成。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仍然需要经历一段艰辛的历程。

3、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强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主要内容包括

1、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审查内部控制的恰当性、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的稳健性。审查内部控制的恰当性:目的在于确定现有的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提供恰当的保证。

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包括评价要素、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认定结果等。评价工作底稿应当设计合理、证据充分、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3、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规目标、资产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因此,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应是对以上五个目标的内控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

4、(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6)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主要描述适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声明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同时,根据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确定评价期末存在的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5、从内容看,大多从内部控制要素角度,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内容至少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要素或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内部监督八要素。

6、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的原则 根据《评价指引》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需要披露的8项内容是什么

从内容看,大多从内部控制要素角度,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内容至少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要素或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内部监督八要素。

根据《评价指引》第二十一条和二十二条规定,内部控制评价对外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董事会声明。

这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法定程序,是必须要执行的最基本的程序。中天恒3C框架把内部控制评价流程分为评价准备、评价实施、评价报告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细分若干内容。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审查内部控制的恰当性、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的稳健性。审查内部控制的恰当性:目的在于确定现有的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提供恰当的保证。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几个方面:上对下、下对上、内对外、外对内。

内部审计报告包括以下几点内容:标题 收件人:与审计项目有管理和监督责任的机构或个人 正文: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建议;其他方面。附件:是对审计报告正文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和数字材料。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哪一天颁布的

1、年4月15日由 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 共同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2008年7月颁布,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实施。

3、(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五)内部监督。

4、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三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构成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配套指引》。

最新文章